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堂课 新加坡也“怕输”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台上)在巴西贝伦时间星期一致辞时,从五方面勾勒我国对碳市场发展的愿景,包括通过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碳市场的影响规模。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台上)在巴西贝伦时间星期一致辞时,从五方面勾勒我国对碳市场发展的愿景,包括通过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碳市场的影响规模。(COP30新加坡馆提供)

小同学苦口婆心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者一堂课上,新加坡可以说是个好学生好同学:准时交学费、准时交作业

新加坡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的195个签约国之一,已如期缴付今年应承担的17万3919欧元(约26万2618新元)。

正在巴西贝伦召开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30)11月17日进入政治协商阶段。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在大会上宣布,我国将为《公约》的非核心预算拨款,支持发展中国家实施强化透明度框架,确保实现气候目标的过程保持透明。不过她没有透露具体款额。

傅海燕说,碳市场是融资来源,对国家、社群和地球都有利。
傅海燕说,碳市场是融资来源,对国家、社群和地球都有利。(COP30新加坡馆提供)

身为《公约》缔约国的新加坡,在如期缴付今年应承担的17万3919欧元之余,还额外预付了9098欧元。这些数目对我国都是“湿湿碎”,公约国对气候变化的承担,视国家之大小,大国如美国、中国的碳排放量大,承担自然高于大多数国家。

《公约》最新发布的核心预算报告显示,截至10月17日,秘书处只收到2660万欧元,占今年核心总预算的71.6%。共有136个缔约国未缴款,总数额达1050万欧元。

美国身为财大气粗的世界第一强国,对这个《公约》两进两退,还说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的最大骗局”,这次的大会干脆逃课,它恐怕是因为欠下大笔学费不交,不好意思来。

美国今年应缴716万2252元,但目前只缴19万7864元,拖欠近700万元,相当于公约核心预算的18.7%。其实这笔学费说大不大,美国赖账的目的在于告诉全世界,它不相信气候变化这一套,因此它要以实际行动表达他们的立场。

举行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30)期间,巴西贝伦街头张挂着示威者制作的标语。这个写道:气候领袖从不向恶霸屈服。
举行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30)期间,巴西贝伦街头张挂着示威者制作的标语。这个写道:气候领袖从不向恶霸屈服。(法新社)

特朗普政府最近还有许多反世界潮流而行的动作,如美国能源部急于扭转其国内煤炭使用量下降的趋势,上个月宣布,将拨款6亿2500万美元用于扩大燃煤发电规模,日前又宣布拨款1亿美元(约1亿3000万新元)用于翻新现有的燃煤发电厂。

所以,美国政府是把钱用在推动煤炭的使用,若它同时支持国际上的减碳减排,岂不是自打嘴巴!

《公约》签约国家自定贡献每五年更新一次,2035年国家自定贡献原本的期限是今年2月。傅海燕指出,我国是13个在期限前提呈新目标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新目标是要让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8年达到顶峰,之后从那年的6443万公吨减至2035年的4500万公吨至5000万公吨之间。

新加坡是个高绿化率的国家。许多组屋区周边都有公园。图为比达达利公园。
新加坡是个高绿化率的国家。许多组屋区周边都有公园。图为比达达利公园。(联合早报)

新加坡不因国小而不为,订下了减碳减排的目标,就当作功课认认真真去做。

我国在9月16日宣布将以7600万元,从加纳、巴拉圭和秘鲁的四个基于自然的碳信用项目预购碳信用,适用于2026年至2030年之间,抵消217万5000公吨碳排放。

新加坡也是“发展碳市场联盟”的发起国之一。这是首个由政府主导的碳市场联盟,由我国气候行动大使孟文能领导,目前已有11国加入。

为推动亚洲能源转型,我国也发起转型碳信用联盟,与30多个来自碳信用服务、能源融资、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和非政府组织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转型碳信用。

该联盟评估,15个亚洲市场约三分之一的煤电厂,可生成转型碳信用,提早淘汰后每年可减少10亿公吨二氧化碳。

所谓“减碳减排”是过去十年才开始流行的全球热词,我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必须从许多生活习惯的改变一点一滴地深入体会。

减碳减排与人类的未来命运息息相关,新加坡在这一门功课的“怕输”态度,希望能够感动更多“同学”。傅海燕强调:

“这是关键时刻,需要各方坚定支持气候行动。”

新加坡这个小同学苦口婆心,要同学们一起努力。全球国家不论大小,一起减碳减排,则善莫大焉,未来的子孙会感激我们。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