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实习以上、正职未满 见习计划能助毕业生走出求职困境吗?

实习以上、正职未满 见习计划能助毕业生走出求职困境吗?
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生。(联合早报)

拿经验找工作

近年来,新加坡高等教育机构的求职状况可谓每况愈下:

根据2024年数据,

  • 新加坡五所自治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有多达12.9%待业,较2023年的10.4%及2022年的6.2%进一步恶化。

  • 理工学院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待业率为12.5%,亦较2023年的7.3%和2022年的8.2%来得高。

年轻人找工难,似乎已是每年毕业季周而复始的循环。

针对毕业生找工难,新加坡政府推出了“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GRaduate Industry Traineeships, 简称GRIT)的应对策略,提供800个名额供毕业生申请。

在这项10月即将展开的计划下,毕业生可到参与计划的民间企业或政府机构见习3个月至6个月,每月获得1800新元至2400新元的培训津贴。

若毕业生见习的单位是民间企业,政府将承担其中70%的培训津贴。

符合资格加入计划者,包括去年或今年从本地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私立大学及海外学府毕业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此外,更早之前毕业,且在去年或今年完成国民服役的毕业生也能参与。

计划的宗旨,是协助毕业生获取符合未来雇主需求的经验与技能,继而过渡至全职工作。

实习以上、正职未满 见习计划能助毕业生走出求职困境吗?
本地大学、理工学院及工艺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的毕业生皆可申请参加见习计划。(联合早报)

有经验好找工作

新加坡政府并非首次推出这类见习计划。

2020年冠病疫情期间,当局曾推出性质相近的“新心相连”毕业生实习计划(SGUnited Traineeship),当时计划参与者能获得每个月1500新元至2500新元的培训津贴。

无论是第一代的“新心相连”毕业生实习计划,抑或是最新的“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主打的都是“工作经验”这一关键元素。

许多毕业生申诉,在本地公司开放的职缺中,经常要求申请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

但要求才刚从校园“新鲜出炉”的毕业生拥有工作经验,无异于缘木求鱼。

没有工作,哪来的经验?”(请搭配以下两位鬼打墙的仁兄一起服用)

实习以上、正职未满 见习计划能助毕业生走出求职困境吗?

见习计划的目的,即是为了弭平毕业生和市场需求在工作经验这一要求环节上的落差。

和正职工作的距离

然而,见习计划未必是解决毕业生就职困难的万灵丹。

一方面,能否积累必要的经验,和是否去对公司跟对人有很大关系。

亚洲新闻台采访的几位“新心相连”毕业生实习计划参与者中,虽有人提到自己当年在见习过程中“学到了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见习生毕竟不是正式员工,有时他们发现自己在工作场合上能完成的任务相对有限。

另一方面,无论是当年的“新心相连”毕业生实习计划,抑或是今年10月将开跑的“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都并未保证见习生在见习阶段结束后,能获得同一家公司的正式职位。

一种“我把青春都给了你,你却未必赏我饭碗”的顾虑,难免令部分毕业生打退堂鼓,担心见习了几个月,却还是没有工作。

实习以上、正职未满 见习计划能助毕业生走出求职困境吗?
如何避免毕业即失业,是许多本地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海峡时报)

此外,见习生也无法享有许多正职员工所享有的福利。除了薪资(培训津贴)矮人一截,包括年假、公积金等福利也并未在法律上获得保障。

一名曾在“新心相连”毕业生实习计划下于政府机构见习半年的心理系毕业生魏永吉(音译,Wei Yongji)就指出,当年他见习期间,由于没有缴纳公积金,导致他和同是见习生的伴侣无法申请预购组屋。

无论如何,至少对部分人而言,见习计划至少“好过没有”。

除了能让毕业生在寻找全职工作之际,累积工作经验,还有人认为,见习计划更给毕业生带来自信心。毕竟,求职过程中若屡屡受挫,求职者难免失去信心,进而导致求职之路更艰辛。

政府资助的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一共有800个名额,待计划10月开跑,看看届时情况是僧多粥少,还是供过于求,见习计划究竟是好是坏,也许就能略知一二。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