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发现家暴的是谁? 也许是你身边的食阁经理
风马牛不相及?
这两天有好几家媒体报道,食阁业者“口福”今年7月与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合作,为旗下77名食阁经理提供家暴意识培训,学习如何识别与举报家暴。
口福食阁经理的日常工作,和家暴识别、举报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吧?
你可能跟红蚂蚁一样,满脑子问号:食阁经理为什么会被视为家暴的第一道防线?
其实,早在2016年,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就已推出“打破沉默,阻止家暴”(Break the Silence)宣导运动,鼓励公众成为社区的“耳目”,一旦察觉疑似家庭暴力,就尽早反映,让受害者及时获得援助。
为推动这一目标,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也积极鼓励企业主动与部门合作,为员工举办家暴意识培训。过去五年里,已有超过1万10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完成培训,其中包括托儿所、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员。
培训时间一小时,内容包括家暴的定义、家暴的不同类型与形式、如何辨识可能的受害者、如何为他们提供帮助。
口福这次为经理们安排培训,相信也是在这一计划的框架下进行,希望员工能具备必要的意识和技能,在日常管理与社区接触中,成为守护家庭安全的一环。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内政部政务部长吴培铭昨天(8月26日)在义安理工学院为更新版运动“让我们携手打破沉默,制止家暴!”(Let’s Break the Silence Together)主持推介仪式时解释,
食阁经理身处基层,能充当前线耳目,及时发现家暴迹象并举报。
家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他希望集整个社会力量,协助“打破”家暴问题,也更多企业、学校、社区合作伙伴以及公众参与,协助识别和预防家暴事件,因为当局观察到,2021年至2023年间,低至中等风险的家暴报告案件有所增加。
社会及家庭发展2024年9月首次发布家暴趋势报告,由家庭服务中心处理的中低风险虐待配偶案例在2023年有1710起,比2021年的1324起增加了15%。
社区机构接手处理的第一级(Tier 1)虐童案例,即一般上属于中低风险的虐待案,这类案件包括涉及言语暴力,但不至于升级至身体或严重的精神虐待等情况。从2021年的2377起上升至2023年的2787起,增幅为17%。2022年此类案件为2760起。
吴培铭指出,案件增加的原因在于公众和受害者对家暴的认知提高,以及更愿意寻求帮助和举报虐待行为。若案件能够更早被发现,从而防止虐待情况进一步恶化。
简单来说,识别与举报家暴并不必然和个人工作性质挂钩。社会上懂得识别、敢于举报的人越多,就越可能及早发现问题,进而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口福高级营运经理Alex Go告诉《海峡时报》,食阁的许多顾客都是常客,员工对其中一些人也相当熟悉。如果他们发现顾客出现可能受虐的迹象,例如身上有瘀伤或行为异常,就可以主动上前关心,并尝试协助顾客获得适当援助。
他同时指出,截至目前,他和员工尚未将培训所学付诸实践。
更新版的打破家暴运动,也鼓励公众在手机收存全国防暴及性骚扰热线号码(1800-777-0000)。
为了响应活动,全岛67家口福食阁和喜多福(Happy Hawker)咖啡店的茶杯也附上热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