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感谢英勇救人的客工? 有人觉得表扬币和邀请到总统府还不够
怎样才算是真诚、有意义的感谢?
丹戎加东地陷事故发生当天(7月26日),七名客工在短短几分钟内救出掉进陷坑的女驾驶,英勇事迹在前几天已经由本地媒体详细报道过。
客工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奋勇救人,绝对值得大家对他们表示感激。
就这七位客工来说,人力部和总统办公室都已经有所表示,前者送上表扬币,后者邀请他们出席来临星期天(8月3日)的总统府开放日,届时,他们将有机会与尚达曼总统交流。
这样感谢他们,够吗?
在一些人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除了有客工援助组织为他们众筹到一笔奖金,还有前官委议员认为:不如就邀请他们成为新加坡公民。
表扬币表彰客工的无私和勇敢
先从人力部说起。
7月27日晚上,也就是事发隔天,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Dinesh Vasu Dash)亲自前往客工宿舍,和参与救援的七名客工交流,并给他们颁发表扬币(appreciation coins)。
七名获表扬的客工分别是苏比亚(Subbiah)、 维尔穆鲁甘(Velmurugan)、 沙拉瓦南(Saravanan)、韦拉塞卡(Veerasekar)、 阿吉特库马尔(Ajithkumar)、纳拉亚南三美 (Narayanasamy) 和拉詹德兰(Rajendran)。
最早出街的相关媒体报道只提到“表扬币”,一些网民因此很直观地以为:人家好歹也救了一条人命,我们只送几枚硬币就草草了事吗?
人力部7月30日回答媒体询问时透露,颁发给客工的是人力部旗下的保障、关怀与接触小组(Assurance, Care and Engagement Group,简称ACE)的“ACE之友”表扬币,以表扬义工和伙伴机构对客工群体的支持与关怀,也可以颁给在紧急时刻展现勇气、主动性和公共精神的客工。
除了以上七名客工,今年4月在里峇峇利路的致命大火中搭起鹰架协助救人的四名客工,也同样获得人力部颁发“ACE之友”表扬币,感谢四名客工的机智反应、无私和勇敢。
还是金钱更实际?
表彰他们的英勇事迹固然必要,颁发表扬币的用意也很好,但有些网民忍不住要问:表扬币能不能当面包吃?
“送表扬币虽好,但讨生活的人需要的是真金白银。即使是500元或1000元这样相对较小数目,对他们来说可不少,也肯定更有帮助。表扬币应该只是锦上添花。”
持有相同看法的公众或许不少,因为义工组织ItsRainingRaincoats宣布,已经向1639名乐捐者众筹了7万2241元,以感谢他们的贡献。
创办人Dipa Swaminathan告诉网络媒体《慈母舰》,该组织在发起众筹的首24小时内,所筹得的善款就已经超过2万4000元。所收取的全部款项在扣除众筹平台的费用之后,将在7名客工之间平分,存入他们各自的银行账户。
邀请英勇客工入籍更有意义?
除了金钱,也有人建议:何不邀请这些客工成为新加坡公民?
提出这项倡议的包括前官委议员维斯瓦(Viswa Sadasivan),他在一段视频中点名督工苏比亚,盛赞他在紧急事故当下展现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可比肩任何负责危机管理的顶尖总裁和执行人员。
令维斯瓦印象深刻的是,另一名客工原本表示要跳进陷坑中救人,但苏比亚不同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从陷坑里拉出两个人,加剧救人的难度。此外,女驾驶获救后表示手机遗留在车上,苏比亚主动借出自己的手机,让她打电话向家人报平安。
维斯瓦认为,苏比亚最大的特点,是他一心助人,而不是为自己或公司争取赞誉,因此,公开感谢他虽然应该,却仅是我们最低限度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是否足够谦卑、品格是否足够坚强,以破格邀请苏比亚成为新加坡公民?有人告诉我,对好些极高净值的新公民来说,新加坡不过是一家旅店。让苏比亚这样在新加坡居住了22年的人成为公民,才是以真正有价值的方式答谢他。”
蚁粉呢?你们会以什么方式感谢英勇救人的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