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七旬阿嬷将计就计使骗子落网 但要应对诈骗还须放弃一些便利

警方2024年9月推出的“1799”防诈热线24小时运作,公众若遇到可疑情况,不能确定时,可拨打查询。(海峡时报)
警方2024年9月推出的“1799”防诈热线24小时运作,公众若遇到可疑情况,不能确定时,可拨打查询。(海峡时报)

“保持警惕是第一道防线”

诈骗分子有多猖狂,不需红蚂蚁多言。

根据新加坡警察部队文告,单是借贷骗局,今年1月到5月已有至少375起报案,损失款项超过240万元。

但最近跟诈骗相关的新闻当中,还有一则大快人心的故事:

《新明日报》报道,73岁的蔡依良尽管已经被冒充金融管理局人员的骗子骗走三万元,当骗子隔天再联络她,向她索讨多三万元时,她和小女儿将计就计,跟骗子约好时间地点,然后通知警方。 蔡依良还在女儿的陪同下,上演了一出“到银行提款”的戏码,待骗子上门“取款”。 骗子正要离开时,就被埋伏在附近的执法人员制伏而落网。

蔡依良告诉《新明日报》,知道被骗走的钱多半无法取回,但仍希望说出经历,让其他年长者提高警惕。

提高警惕固然重要,但金融管理局局长谢啇真却在金管局常年报告发布会上说:提高警惕固然是防止诈骗的第一道防线,但要应对诈骗,还需放弃一些便利。

金管局局长:更安全意味着承受更多不便

金管局最新年报除了关于本地金融政策、金融业和银行业等方面的发展,也列出当局过去的财政年度里,为了应付网络诈骗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例如与新加坡银行公会(ABS)合作,推动本地主要零售银行逐步让已使用数码认证的用户停止使用一次性密码(OTP)登录银行账户(2024年7月9日),以及为数码认证设置增添Singpass脸部核实(2024年9月18日)等。

谢啇真在年报发布会上还透露,金管局也正在同银行合作,探讨使用快速在线身份认证(Fast IDentity Online,简称FIDO)标准的硬件密码器,用户的电子设备须接触这个硬件密码器,才能够进行较高风险的付款和转账交易,以防范网络钓鱼骗局。

另外,截至今年5月31日,已有超过35万名银行客户使用“Money Lock”功能。谢啇真说,“上锁”的存款总额已经达到近280亿新元。

越来越多银行客户使用Money Lock等措施保护存款。(海峡时报)
越来越多银行客户使用Money Lock等措施保护存款。(海峡时报)

Money Lock让客户把部分存款“上锁”,不能通过数码方式转账。若要提款或把钱转出,须通过银行指定的方式,验证身份后才可“解锁”。

从一般用户的角度来看,Money Lock功能虽然能更好地保护存款,却无疑为客户增添不便。

使用OTP登录银行账户是2000年代开始推行的安全措施,十几年一晃而过,OTP已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但不断蜕变的安全措施,会不会让不太熟悉数码科技的银行客户,尤其是年长者,更加摸不着头脑?

蚁粉对这些OTP生成器还有印象吗?(取自脸书)
蚁粉对这些OTP生成器还有印象吗?(取自脸书)

谢啇真坦言,金管局与银行界推行的这些反诈骗措施,每一项都将让金融服务用户遇到额外摩擦和延误。尽管行业将尽全力减少不便,并给予时间让客户适应新措施,但整个社会在享有更高安全性的同时,也得承受更大的不便。

说穿了,以上种种都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诈骗与反诈骗之间的博弈。

像红蚂蚁这样的升斗小民,也只能警惕再警惕,尽力跟上最新的防诈骗措施了。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