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热衷以AI算命 风水师和担心被AI取代的你却暂时不必担心
AI取代的未必是整份工作
算命是人们趋吉避凶的一种形式,掌相、面相、星象等都能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
时至今日,连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都能扮演这个角色,据《南华早报》报道,利用AI占卜未来的趋势在中国青年当中尤为普遍,举例来说,“DeepSeek算命”这个话题在社媒平台小红书的浏览量已超过4200万。
这是否意味着风水师傅和占星师等等是不是都该准备转行了?未必。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专栏道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
工作(job)和任务(task)毕竟有所不同。
工作 vs 任务
《金融时报》在解释两者的差异时,引述了这段小插曲:
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在考虑哪份工作不会被AI取代时,曾表示全世界最安全的工作大概是:园丁。 言犹在耳,《金融时报》隔天就刊登了题为“The gardens that AI grew(AI种植的花园)”的报道,写的都是自动灌溉系统、害虫监测器、激光驱鸟系统和太阳能发动的锄草机器人这几种科技,如何代表高科技园艺正在萌芽。
Martin Wolf被打脸了吗?未必,因为园丁的工作就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组成,而AI系统所执行的,恰好只是任务。
园丁的任务包括割草、锄草、除虫和设计园林,AI即使不能胜任这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帮助。
但园丁的工作最困难的部分,其实是跟难搞的客户沟通,这个环节如果能让AI接手,估计大家都想当园丁了吧。
AI取代工作的哪些部分?
利用AI完成部分任务对各行各业有哪些具体影响,仍有待详细研究,但麻省理工学院今年6月公布的一项研究虽然与AI没有直接关系,却可能点出了其中的关键:
AI取代的任务,是工作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还是最繁冗的部分?
该研究探讨了自动化如何改变会计文员和仓库文员的工作。
在人们发明电脑前,这两份工作有一些相似之处,包括找出数据中不一致的地方、整理列表、做大量的简单计算等等。
这些任务在电脑发明后都能由电脑取代,但不同的是,除去这些任务后,会计文员的工作剩下了需要判断、分析的部分,仓库文员的工作却剩下堆叠货架。两份工作的薪酬自此也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以算命来说,接受《南华早报》访问的八字师傅便指出:用AI无法像人算命师傅一样采取全局观,因此用它算命得出的结果“缺乏深度”。
AI虽然可以准确地计算八字或排列出一个人的命盘,却无法将一个人的性格、人生阶段和现状纳入考量。
“与客户互动时,算命师傅提供的是情感上的价值和深度交流,不是单纯地提供资讯而已。”
“人们不只希望被客观地预测,更渴望被深入理解。”
算命师傅的工作可说暂时无虞,至于你我,与其猜工作会不会被AI取代,或许更应该考虑AI取代的,是不是工作中最有价值的任务,然后好好规划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