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转售组屋涨得比私宅还猛 本地有更多人从组屋升级买公寓

组屋转售价火烫,使更多原本住在组屋的买家有更多底气提升至私宅。(联合早报)
组屋转售价火烫,使更多原本住在组屋的买家有更多底气提升至私宅。(联合早报)

组屋比私宅好赚?

新加坡组屋转售市场火热滚烫,一直是舆论热议话题,有人欢喜有人忧。

忧者,担心组屋转售价格持续飙涨,长此以往,本地住房问题将愈发严重。

但另一边厢,也有人笑着数钞票,趁着转售组屋好价市,搭上了“升级”列车,跻身私宅一族。

本地房地产业者指出,新加坡去年有更多原组屋屋主购买非有地私宅。

从何看出?

根据房地产业者博纳产业(PropNex)分析,

2024年,共有5420个新推出与非有地私宅转售单位,由以组屋地址登记的买家所购买。 相较2023年的5060个单位,增加了360个,或7.1%。

两大因素造成更多组屋升级者出现:

    房贷利率下滑;

    组屋转售价格涨得比私宅更凶更猛。

    组屋转售价涨多快?

    建屋发展局数据显示,本地组屋转售价2024年上涨了9.7%,是2023年4.9%增速的近一倍。

    私宅价格在同一时段的涨幅则相对逊色。

    2024年,私宅价格涨了3.9%,相较2023年的6.8%反而放缓。

    从下列趋势图可以观察到,组屋转售价涨幅从2020年开始“超车”私宅。

    Loading embed...

    换句话说,组屋转售价上涨的速度比私宅还快,原本住在组屋的屋主能更快积累资本,追上私宅的售价水平。

    2020年因冠病疫情爆发,新加坡多个预购组屋工程延缓,人们把目光转向转售组屋,因而推高了后者价格。

    上面那张图表比较的是转售组屋与整体私宅(包括有地与非有地私宅)的价格变化,下面这张图表则进一步把组屋转售价与公寓价格涨幅作比较。

    Loading embed...

    从上图可以发现,自2020年后,转售组屋的飙涨速度可说是一骑绝尘,从此未再被公寓赶上。

    百万组屋数量再创新高

    根据房地产公司Singapore Realtors Inc提供的数据,2024年约有1035个组屋单位以超过100万新元的价格转手,比2023年的469个翻了超过一倍。

    若再把标准稍微拉低至70万新元,橙易集团(OrangeTee)的数据则显示,2024年共有7644个组屋单位以超过70万新元转手,相较2023年的5273个剧增45%。

    而在2019年,仅有1591个组屋单位以超过70万新元价格转手,转售组屋市场近年来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组屋转售价水涨船高,无疑让更多组屋升级者筹集到更多弹药,投入私宅市场。

    此外,根据统计局数据,近年来,住在组屋的本地住户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也比住在私宅的住户来得快。

    从2020年至2024年,住在一房式和二房式组屋的平均家庭月收入增长了36.2%,三房式组屋增幅为25.4%,四房式组屋23.8%,五房式组屋19%。

    相较之下,公寓和有地私宅住户的平均家庭月收入在同时段仅分别增长12.5%和7.84%。

    这意味着,在这期间,一些住在组屋的家庭有办法积累更多资金,入手私宅。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局;李国豪制图)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局;李国豪制图)

    值得注意的是,组屋升级者的“火力”更多集中在转售私宅。

    买家以组屋地址登记的转售私宅交易从2023年的3347个单位,增加19.9%至去年的4013个。

    但涉及组屋升级者的新私宅交易数量,则从2023年的1636个单位,下跌16.7%至1363个。

    据房地产专家分析,这是因为新旧公寓的中位数价格差距越来越大。

    橙易集团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向《海峡时报》指出,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在内,新公寓2024年的中位数售价比转售公寓贵了48.4%。

    今年1月,两者的价格差距更进一步扩大至55%。

    如外界所料,新加坡政府并未在2025财政年预算案中宣布新的房市降温措施。

    然而,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强调,当局接下来几年将增加预购组屋的供应量。

    他说,预购组屋的申购率已趋于平稳,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目前看来,当局倾向于“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早前宣布的几轮降温措施,以及预购组屋供应面的改善随时间发酵,以达到稳定转售组屋市场的效果。

    而在组屋转售价涨幅缓和之前,应该仍有不少有意升级者能从这波涨势中得利,组屋换私宅。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