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稳定工作增多,“吸”走司机 私召车今后说不定更难找

去年,只有3万零800人以驾驶私召车为主业。(海峡时报)
去年,只有3万零800人以驾驶私召车为主业。(海峡时报)

车资又将涨涨涨?

约一年前,本地私召车供不应求,主要因疫情期间电召服务需求下跌,许多司机难以取得收支平衡,选择退场。但疫情趋稳后,乘客回流,私召车司机不足的情况却未见好转。

当时,最显著的影响就是车资上涨,即使乘客愿意让荷包“淌血”支付更高的费用,也可能迟迟都等不到一辆车子。

时隔一年,私召车司机依旧相当短缺。私召车业者Gojek发言人告诉《商业时报》:

“尽管私召车领域呈现复苏迹象,活跃的私召车司机人数还未恢复至疫前的水平。” “在路上驾车的私召车司机,没跟上乘客需求增长的步伐。”

然而,相较去年的情况,该领域今年之所以“僧少粥多”的原因略有不同。

个体户就业吸引力整体下滑

人力部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3万8200名私召车司机使用网上电召服务平台,截至去年则有3万8100名司机,总数其实差不多。

不过,其中把驾私召车当成主业的司机逐渐减少,从2020年的3万4400人,降至去年的3万零800人。

与此同时,以驾私召车为副业的新加坡人,从2020年的3800人近乎翻倍至去年的7300人。

据私召车业者Gojek观察,尽管私召车领域呈现复苏迹象,活跃的私召车司机人数还未恢复至疫前的水平。(海峡时报)
据私召车业者Gojek观察,尽管私召车领域呈现复苏迹象,活跃的私召车司机人数还未恢复至疫前的水平。(海峡时报)

换言之,越来越多国人成功找到正职后,在闲暇时间才开车帮补生计,甚至完全不再涉足私召车领域。

人力部还说,除了私召车司机,包括房地产经纪、保险经纪、补习教师、业主等在内的不少个体户员工都“转正为副”,选择从事其他全职工作:

    人力部解释说:

    “这意味着,虽然个体户工作还有其推动因素,更多个体户员工一有机会,就会转而从事全职工作。”

    服务业积极“挖人”,电召服务业留不住人?

    迈入后疫情时代,电召服务业者最大的竞争来自服务业,如餐饮业和零售业等。

    这些领域也十分缺人,但不同之处在于,一些服务业工作的薪资涨幅相当诱人。

    根据招聘应用FastJobs的数据,销售助理的工资增长20%至2400新元、服务人员和厨师的工资则分别增加14%和9%,至2500新元。

    相比之下,人力部数据揭露,电召服务平台的送餐或送货员收入中位数是2000新元,私召车司机收入中位数为2500新元。

    今年第一季的数据显示,销售、零售和营销的职务空缺年比增加56%。(联合早报)
    今年第一季的数据显示,销售、零售和营销的职务空缺年比增加56%。(联合早报)

    FastJobs也引述今年第一季的数据指出,销售、零售和营销的职务空缺年比增加56%,酒店业和餐饮工作职缺则增加17%。

    服务业工作的需求和薪资上扬之际,私召车领域似乎还没释出更具吸引力的条件,减缓人员流失,反之还有两大因素,或成为私召车司机“跳槽”另谋其他正职的推动力。

    其一,从工资的角度来看,零工的实得工资(take-home pay)预料会下滑,因为在新条例下,他们的中央公积金 (CPF) 缴交率会调整到与其他员工相同的水平。

    此前,个体户员工和他们的雇主无需缴交公积金。

    其二,私召车司机的工作不如以前灵活,选项也更少了。

    《联合早报》报道,今年3月31日,允许德士和私召车司机送货送餐的计划已结束,陆路交通管理局宣布不再延长试验期限。

    陆交局日前宣布,不再延长德士和私召车司机送货送餐的计划试验期限。(海峡时报)
    陆交局日前宣布,不再延长德士和私召车司机送货送餐的计划试验期限。(海峡时报)

    当局指出,仍在提供送货送餐服务的司机人数有限,加上有必要确保有足够的德士和私召车载送乘客,因此不再延长试验计划。

    由于德士和私召车司机所持的是载客执照,他们不可在空车时段从事送货工作。

    此举显然也为了满足私召车需求攀升,让司机专注于接送乘客,不过换个角度想,一些司机可能会因而感觉无法适应,单凭接送服务的薪资不够应付开销,索性就不做了。

    对比零工与常规工作,确实存在差别,FastJobs新加坡和菲律宾区总经理林慧珊(音译)接受《商业时报》访问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随着平台零工的高额奖金和丰厚报酬减少,常规工作的薪资增加,求职者在取决于从事零工或全职工作之间,薪资将不会是最重要的考量。”

    司机少了,乘客遭殃

    私召车司机的空缺迟迟未能填补,很可能又会落入“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涨”的趋势。(海峡时报)
    私召车司机的空缺迟迟未能填补,很可能又会落入“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涨”的趋势。(海峡时报)

    当然,私召车业者也并没有等闲视之,他们皆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吸引更多司机加入。

    以Gojek为例,公司发言人说,他们正与政府和业界合作扩大司机群,如放宽私召车司机职业驾驶执照持有人的资格、鼓励利益相关者考虑推出新拥车证类别等。

    为了以更小的司机群体应付需求,业界也利用数据分析,把送餐员和司机指引到较受欢迎的地区。

    然而,面对其他就业领域的竞争,这些方法也未必立竿见影。

    最终,私召车司机的空缺迟迟未能填补,很可能又会落入“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涨”的趋势,依赖电召服务通勤的居民恐怕又会面临新一波的车资“涨潮”。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