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本地过半孩童和青少年没有每天抽出一小时运动

更新:
2023年01月12日 19:18
缺乏运动
孩童在户外奔跑和骑踏板车。(海峡时报)

有空间,没时间?

去年有研究指出,新加坡在2020年实施病毒阻断措施期间,本地孩童有“发福”的现象。

一个关键因素是,因配合防疫限制而使户外活动被迫暂停,导致孩童运动频率骤减,以致当阻断措施解除后,他们的体重还是“节节攀升”。

如果说上述研究中的孩童增重还算情有可原,那最新的一项调查,或许能更准确反映本地小孩和青少年运动量的实际情况。

本地青少年每日运动量近乎“不及格”

近日,一个名为《孩童和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成绩单》的研究,公布了调查结果。

数个工作小组收集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并由一个国际专家小组评估,几名来自新加坡的学者及代表也参与其中。

本地研究员将2010年至2020年、年龄不超过18岁的孩童和青少年的相关数据纳入研究范围。

缺乏运动
新加坡至少有54%的孩童和青少年,没有每天至少花60分钟进行适度或强烈运动。(海峡时报档案照)

调查指出,新加坡青少年在整体体育活动(overall physical activity)指标方面取得的成绩是:

C-。

按调查采用的分配成绩的方式,C-指的是有40%至46%的受访者在某个指标上达标。

换句话说,新加坡至少有54%的孩童和青少年,未遵循国际建议的每天平均至少花60分钟进行适度或强烈运动

相比5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取得D的成绩,我国的表现算是高于平均水平,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接受调查的亚洲城市中,日本在体育活动指标这一环的表现最优异,取得了B-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调查还针对其他九个方面供受访者给予反馈。

我国在其中两项指标中的成绩还算不错:

  • 社区和生活环境在鼓励孩童和青少年参与运动的影响力:取得A+(94%至100%的受访者认同)的成绩
  • 政府机构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条例能让孩童和青少年有运动的推动力:取得B(67%至73%的受访者认同)的成绩

然而,一旦纳入涵盖10个指标的整体成绩来看,新加坡的总成绩是C+。

57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为D+,芬兰和日本以B-的成绩领先。

缺乏运动
邻里健身角落及游乐场。(海峡时报)

针对上述数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属下的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得出了以下结论:

新加坡的孩童和青少年,并没有善加利用本地的体育运动空间及设施。

除了在邻里设置健身角落,国人住家附近应该也不难找到体育场、游泳池和健身房等运动设施。

去年6月,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和保健促进局就推出了全民体育活动指导原则,为四个年龄层的民众提供运动时长、强度、频率和种类建议。

当中,指导原则给予7岁至17岁新加坡人的建议是:

  • 每日平均60分钟的中高度有氧活动;
  • 每周至少三天进行不同高强度有氧活动,和锻炼肌肉和骨骼的运动;
  • 走路和骑脚踏车上学、参加体育团体,以及体验不同活动等额外贴士。

专家:家长或缺乏相关知识

既然运动设施“无所不在”、连该年龄层该如何保持活跃也有一套方针,那为何新加坡孩童和青少年的运动量还是表现欠佳?

参与调查的其中一名国大研究员穆勒里门施奈德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坦言:

“我们有一个给予支持的社会环境及政府,但现价段的行为指标(behavioural indicators)确实不尽人意。”

缺乏运动
专家认为,许多原因导致孩童和青少年缺乏运动的动力。(取自SportSG脸书)

国大医院小儿与青少年医药服务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陈宝忠认为,虽然能使用公园、游乐场和运动设施的空间,但孩童和青少年缺乏运动的动力。

他说:

“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家中少鼓励及推动体育活动,多强调学业成就,以及在家里允许(孩子)更多(使用手机和电脑等的)荧幕时间。”

由竹脚妇幼医院进行的研究也显示,家长没能充分了解孩子每日在体育活动、使用电子器材、饮食习惯及睡眠的时间该如何分配。

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当然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或许有些家长会对上述调查的评分标注颇有微词:

每天要运动一小时,会不会有点强人所难?

其实所谓的运动,不一定指必须出门跑个步或游个泳才算数,只要不长时间待在室内,参与任何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或多或少都会有帮助。

缺乏运动
本地学生在学校里运动。(海峡时报)

此外,本地学府也让学生参与体育课、并定期举办体育相关的活动的比赛等。

有医生就建议,校方也可让学生有更多运动的机会,包括让所有学生都能选择与运动相关的课外活动,或在上课时适当地给予休息时段,能让学生站起来活动一下。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