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电子花圈成众矢之的 本地殡葬业迈向现代化所面临的取舍

后港一治丧处,除了摆放了上百个电子花圈外,更有七个气球拱门。(海峡时报星期刊)
后港一治丧处,除了摆放了上百个电子花圈外,更有七个气球拱门。(海峡时报星期刊)

环境局宣布使用新准则

被视为可促进环保的LED电子花圈,最近在新加坡引起争议。

有殡葬业者担心跳电问题等火患隐忧;有公众认为电子花圈摆在必经之路,除了阻碍人行道,经过时觉得“大吉利是”;有人觉得电子花圈排场太过盛大,一家办丧事,大家被逼“同哀”,让他们浑身不自在;也有住在附近的邻居觉得花圈发出的亮度刺眼,晚上照进家里难以入眠......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丧礼一般几天就结束,不会对自己生活造成影响,就让生者向往生者献上最后的敬意和孝心吧。

有资料显示,电子花圈是在台湾与中国大陆先流行起来,2019年才被引进我国。

由于电子花圈可重复使用,被视为比传统花圈更环保,加上租费不贵,一字排开更显气派,还能客制化,有的甚至能以弹幕形式显示信息,于是逐渐在本地受到追捧。

电子花圈包含装置的费用介于80至120元之间,比鲜花花圈来得便宜。

惹兰红山一带的灵堂布置数十个电子花圈。(新明日报)
惹兰红山一带的灵堂布置数十个电子花圈。(新明日报)

不过,随着使用量日益增多,进而引起公众的关注与投诉,当局自然也要对此回应表态:

国家环境局近日就拟定了丧礼使用电子花圈和充气布置的准则:

关键词:只是准则。

所谓的准则更接近规范化的建议,并非法规。

对此,殡葬业者和不少公众都提出质疑:若有人违反上述准则,会否受到惩罚?届时被执法的对像会是谁?是丧家、殡葬业者、还是供应商?丧家和殡葬业者又该如何管控亲友们馈赠的电子花圈?

一般来说,殡葬业者只负责安排丧礼场地、为往生者办理后事。提供电子花圈等物品并不在他们的服务范围内。

新加坡殡仪馆同样有通告禁止电子花圈以及任何形式的布置。该殡仪馆发言人受询时说,电子花圈的亮度在室内是室外的三四倍,早在商家引进时,公司就禁止电子花圈在殡仪馆出现。(取自面簿)
新加坡殡仪馆同样有通告禁止电子花圈以及任何形式的布置。该殡仪馆发言人受询时说,电子花圈的亮度在室内是室外的三四倍,早在商家引进时,公司就禁止电子花圈在殡仪馆出现。(取自面簿)

也有网民认为,放个电子花圈也要遵守这么多准则,搞不好真的能起效,毕竟很多守规则的国人一般都不想惹麻烦。权衡之下,可能会干脆不摆放电子花圈。

网民Damus就说,如果晚上10点到早上7点不允许电子花圈“亮灯”,那么电子花圈就无用武之地啊,大白天本来就没有必要亮灯,只剩下入夜7点之后到晚上10点亮三个小时,还不如直接用塑胶花圈。

据红蚂蚁的观察,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丧礼,也会挂着长长的挽轴和挽联,但至今都没有引起大型争议,难道是因为挽轴和挽联不会发光也不亮灯,所以不会打扰到周边居民?

不过,千错万错都不应该是电子花圈的错啦。关键在于人们如何使用和摆放这些花圈。

毋庸置疑,电子花圈是传统殡葬业迈向现代化的其中一步。然而,要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取得平衡、如何让纸扎花圈或是鲜花花圈与电子花圈共存,以及如何在环保与耗电之间取得平衡,着实值得进一步公开讨论。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