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涉电诈洗钱集团和新加坡扯上关系 这次连淡马锡也被拖下水?
张弛有度的“度”好难拿捏
2023年爆发的30亿新元福建帮洗钱案仍殷鉴不远,近日涉嫌电信欺诈和洗钱的柬埔寨太子集团一案,难免令人担忧,
新加坡是否“好了伤疤忘了痛”,再次成为不法跨国犯罪团伙借助新加坡良好信誉进行“新加坡洗白”(Singapore-washing)的目的地?
翻开30亿新元洗钱案和太子集团案的相关资讯,不难找出两者共通之处:
犯罪首脑都来自中国,原籍福建,后来也都取得柬埔寨公民权;
两者皆在新加坡成立家办,开设多家关联公司。
随着有关太子集团的相关信息陆续浮上台面,目前至少有两点引发巨大关注:
在新加坡投下巨资成立家族办公室;
在本地拥有多家关联公司,以及与淡马锡旗下公司有业务往来。
设家办
太子集团创办人兼董事长陈志因涉嫌电信诈骗和洗钱罪名在美国被起诉,三名与该集团有关联的新加坡人,陈秀玲(Karen Chen Xiuling,43岁)、邓万宝(Tang Nigel Wan Bao Nabil,32岁)以及杨新发(Yeo Sin Huat Alan,53岁)也因此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
其中,陈志和陈秀玲是关键人物。
陈秀玲是陈志的重要合伙人。
两人于2018年在本地成立了单一家族办公室DW Capital Holdings(简称DWC),管理资产超过6000万新元。
DWC官网显示,陈志是创办人兼董事长,另一份监管文件则显示,陈秀玲自2021年起在DWC担任首席财务官。
DWC据悉也获得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提供的13X税务优惠。
事件爆发后,金管局昨日(16日)透露,正对DWC是否存在违反当局要求的情况展开调查。
淡马锡旗下公司遭牵扯
除了设立家办,陈秀玲在淡马锡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直播平台公司17LIVE担任独立董事,同样引起关注。
不过,陈秀玲遭美国制裁的消息曝光后,已辞去职务。
17LIVE昨日(16日)则发出文告,强调陈秀玲除了作为董事进行监督外,并不参与17LIVE的业务和运营,同时也撇清了与陈志及其旗下家办的关系:
“我们从未与陈秀玲、她所在公司DWC或这家公司的股东陈志,有过业务往来。”
同样被牵连的还有淡马锡旗下的盛裕控股(Surbana Jurong)和雅诗阁(Ascott)。
太子集团旗下的Canopy Sands Development(简称Canopy)曾与上述两家公司有业务往来。
盛裕控股获Canopy委任,在太子集团于柬埔寨西哈努克投资额达160亿美元(约207亿新元)的发展项目云壤城(Ream City)中承担总规划、城市设计等工作。
但盛裕控股强调,该项目已于2022年结束,公司之后并未持股或担任经营角色,也未和太子集团及其实体有任何正在进行的项目。
另一家淡马锡旗下公司雅诗阁则在2024年受Canopy委托为两家柬埔寨酒店提供酒店管理服务,但雅诗阁强调,他们并未持有相关房地产的任何股权。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淡马锡今日(17日)亦发出声明强调:
“淡马锡和太子集团及其子公司没有任何关联。”
淡马锡也针对陈秀玲曾担任独董的17Live作出回应。该声明指出,淡马锡并未涉足17Live董事会成员的委任,包括陈秀玲。
声明也称,淡马锡在17Live的推定权益(deemed interest)为26%,其中大多数由淡马锡旗下的创投公司祥峰投资持有,而他们不直接干预旗下投资组合公司的业务运作,并预期这些公司管理层遵守各地法律与监管要求。
成也信誉,败也信誉?
不得不说,30亿新元洗钱案的余波还未完全散去,如今再闹出太子集团风波,在各种“连连看”的追踪报道下,太子集团在新加坡设家办及与部分企业千丝万缕的关系,难免给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城市的信誉构成冲击。
例如,国际权威财经媒体彭博社就以过于简化粗暴的标题——《新加坡与柬埔寨涉嫌诈骗集团的关联引发关注》(Singapore Ties to Alleged Cambodian Scam Ring Under Spotlight)进行了分析报道。
太子集团一案爆发前,新加坡金管局上个月还一度有意探讨放宽家办申请要求,包括减少申请所需文件、放宽申报要求等。
太子集团风波恐怕又得让当局苦思如何才能张弛有度地挣扎,既要确保外国投资人愿意把钱带进狮城,又须避免像30亿新元洗钱案或太子集团这类不法资金试图在本地转一圈洗白。
面临全球竞争,过紧的监管措施可能产生副作用,把“好钱”推走,但过宽又可能让“坏钱”有机可趁。
令情况更复杂的是,正是新加坡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才让外国不法分子认为在新加坡设立公司,包装成国际公司的“新加坡洗白”,就能让他们把赃款洗净、在国际社会上逍遥法外。
张弛有度的这个“度”,很难拿捏。当局也只能且战且走,该紧就紧,该松则松。
但避免重大洗钱案频繁出现是重中之重,否则新加坡得来不易的信誉,恐怕也会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