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ERS到濒海预购组屋 看政府怎么下组屋这盘大棋
土地再循环
由于第15届国会星期一(9月22日)复会,过去几天的媒体报道涵盖了外交、政治和交通等等广泛课题,作为民生课题的重要一环,组屋也没有缺席。
9月23日,建屋局宣布将在10月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在宏茂桥、勿洛、碧山和大巴窑等八个市镇推出约9100个单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是南部濒水区的第一个预购组屋项目,也就是位于吉宝俱乐部原址的Berlayar Residences。该项目将包括870间二房式到四房式组屋,以及200间租赁组屋。
翌日,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在国会回答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符策翔和非选区议员刘宇扬关于自愿提早重建计划(Voluntary Early Redevelopment Scheme,简称VERS)的询问时强调,VERS不应造成“彩票效应”,或成为创造财富的项目。
两则新闻放在一起看,不免让人想起徐芳达8月初接受媒体访问时说的一句:
“许多项目都要历经多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有些更跨越多个政府任期,因此必须制定长期规划,不仅是为当前这一代的新加坡人,还要为未来的世代规划。”
VERS等于组屋屋契实际上只有70年?
即使VERS距离全面落实还有好几年,它仍引起不小关注,尤其是它对转售组屋市场的影响。
VERS旨在分阶段陆续为老旧组屋进行重建,以便更有策略地重新规划老化市镇,和更早实现土地集约化和市镇翻新的效益,也能避免因组屋99年屋契期满后同时重建,导致2070至2080年代引发大规模重建潮,不仅加重建屋负担,也将严重干扰居民生活。
政府组屋99年屋契届满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人们早在时任总理李显龙在2018年国庆群众大会首次提到VERS之前,就已经在议论。
这项计划目前仍在早期阶段,但有人预测:屋龄接近70年的转售组屋可能大量涌入市场,影响转售组屋价格。
房地产网站Stacked最近的一篇评论提出这个看法时指出,VERS可能让组屋屋主心目中的99年屋契“定时炸弹”提前到70年:
如果加入VERS,就意味着必须比预期更早搬迁;若不加入,就只能任由组屋的转售价格在屋契满99年的那一天完全归零。
可能令屋主更加紧张的是,VERS意味着即使是位于碧山、中峇鲁等热门地段的组屋区,最终也难逃转售价格随着屋契减少而降低的厄运。
Stacked认为,如果旧组屋的屋主因此开始将99年屋契视为实际上只有70年,便可能决定提早出售组屋,尤其是年纪较轻,不打算在目前居住的旧组屋终老的屋主。
但是,也必须要有足够多人持有这种想法,才会真正影响房价。
另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建屋局的另一个条例:组屋的剩余屋契必须让屋主住到至少95岁。
这个条例,也把旧组屋的买家限制在较年长、手握较多现金的买家。
如果大批屋主在屋龄大约70年时出售组屋,拉低组屋转售价格的现象真的发生,对上述买家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因为这代表了他们终于有能力搬进热门组屋区。
组屋也能“隔代遗传”
对于这些热门组屋区,年轻一代也不是一定就望门兴叹,因为无论是随着目前的组屋屋契届满,还是加入VERS,政府收回土地后还是会在这些地点兴建新组屋。
以文首提到的柏拉雅项目为例,假设一对年轻夫妇大约在3-5年后入住,20、30年后他们的孩子购买组屋时,说不定也能考虑加入VERS之后重新发展的组屋区了。
而那些重新发展的组屋区,又说不定也是他们祖父母辈住过的地方。
组屋便得以经过土地的循环使用,实现新加坡式的“隔代遗传”,徐芳达所说的为未来世代规划,或许便体现在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