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富豪榜谁是“老钱”谁是“新钱”? 答案藏在福布斯富豪榜
有“长跑好手”也有“短跑健将”
说到有钱人,财经界有个“老钱”(Old Money)和“新钱”(New Money)的分类法。
概括来说,是通过财富由来、文化资本及消费及投资的取向来作出区分。
简单来说:
“老钱”富豪的财富是家族继承而来,即所谓的“名门贵族”,例如美国的洛克菲勒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新钱”富豪的财富则来自白手起家,凭个人努力积累财富,即所谓的新贵,例如当今世界首富马斯克、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等人。
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老钱”经常在影视文化中被塑造成挥霍无度、品行不佳的“二世祖”(纨绔子弟)。
但有别于这种刻板印象,在“老钱新钱”的定义中,真正的“老钱”富豪因财富多源于继承,普遍受过良好教育,有更高的文化资本,他们在生活方式上,反而更低调内敛,注重品味和文化底蕴。
反之,“新钱”富豪则有点暴发户意味,倾向高调炫富、奢华铺张来展示财富地位。
理财方面,“老钱”注重财富的可持续性,追求稳健保守的生财之道,避免败光祖产。
新钱更积极进取,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希望能更快累积财富。
新加坡富豪榜上的“老钱”和“新钱”
观察《福布斯》最新公布的2025年新加坡富豪榜,和美国前10大富豪都是“新钱”的现象不同,本地富豪榜呈现“老钱”、“新钱”几乎各据半壁江山的趋势。
(1)新钱:萨维林
连续3年蝉联新加坡首富的科技巨头Meta联合创办人萨维林(Eduardo Saverin)是名副其实的“新钱”代表。
他在2004年和扎克伯格联手创立Meta的前身脸书,随着社交媒体风潮兴起,攒下雄厚资本。
萨维林自2009年起在新加坡定居。(路透社)
(2)老钱:郭令明家族
排在第二位的城市发展(CDL)执行主席郭令明家族是“老钱”代表。
他是丰隆集团创始人郭芳枫的长子。郭芳枫是新加坡的房地产大亨,1994年郭芳枫过世后,郭令明成为郭氏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并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郭令明今年初一度传出和长子郭益智反目,但后来又快速落幕的情节。这段插曲看来并未影响郭氏家族的财富累积速度,该家族的财富近一年来共增长24%至143亿美元。
(3)老钱:黄志达和黄志祥兄弟
第三名的远东机构黄志达和黄志祥兄弟,是另一名新加坡房地产传奇人物黄廷芳的儿子,财富合计141亿美元,同样是“老钱”代表。
(4)老钱:吴清亮家族
排在第四的吴氏家族则是立邦涂料控股(Nippon Paint)已故大股东,“亚洲漆王”吴清亮的继承人。
吴清亮今年8月以98岁高龄辞世,他生前是一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而继承其资产的后代属于“老钱”行列。
(5)新钱:李西廷
排名第5的深圳迈瑞医疗联合创办人兼董事长李西廷则是“新钱”代表。
出生中国农村的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立迈瑞医疗。
冠病疫情期间,由于迈瑞呼吸机的需求激增,李西廷的净资产急速膨胀。
其余“新钱”代表
接下来,排名第6的冬海集团(SE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小冬、排名第9的美国国际软件屋公司(SHI)的创办人兼主席廖凯原,以及排名第10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都属于白手起家的“新钱”代表。
其余“老钱”代表
涉足金融业和酒店业的已故邱德拔家族、掌控大华银行(UOB)的黄氏家族分别排名第7和第8。
“新钱”搞科技
不难发现,近年来作为风口事业的科技业创造了不少“新钱”。
这包括排名首富的萨维林,凭借Meta的持续壮大积累大量财富。
排名第6的冬海集团(SE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小冬旗下以电商平台(Shopee)晋升科技新贵。
排名第9的廖凯原则凭着美国国际软件屋公司(SHI)的IT产业,以及在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的大量持股赚得盆满钵满,尽管后来他与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交恶而据称售出大量特斯拉股票。
“老钱”开银行、建房子、开工厂
相较之下,新加坡各大富豪家族的老钱事业,走的是源远流长的路线。
排名第2和第3的郭令明家族及黄志达和黄志祥兄弟从事房地产业。
排名第4的吴清亮家族以制作漆料攒下大笔财产。
排名第7的邱德拔家族早年曾涉足金融业,目前则以房地产及酒店业为主。
排名第8,掌控大华银行(UOB)的黄氏家族在金融业大展拳脚。大华银行副主席兼总裁黄一宗目前是第三代掌舵人。
观察福布斯富豪榜可总结出,新加坡的“新钱”富豪以科技产业为主,他们是短跑健将,风驰电掣,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财富。 “老钱”富豪则以金融、房地产为大宗,他们是长跑好手,靠着多代人的传承,行稳致远。
当然,“老钱”和“新钱”之外,还有像红蚂蚁这样的“没钱”(No Money),那又是题外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