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在马国“偷吃”津贴汽油 新加坡车还“打包”带走引热议
吃干抹净没在客气?
有些东西,不是想买就能买。
有些东西,不是想打包就能打包。
尤其当你购买的是汽油,且地点是在邻国马来西亚。
马国当局严禁外国人添加RON95津贴汽油,这已是众所周知的规定,但偶尔仍会传出一小撮害群之马偷添RON95津贴汽油,在新马两地掀起热议。
只不过,最近有位新加坡车主实在太夸张,不但违例添加RON95汽油,还意犹未尽,顺便“打包”带走。
近日,新马两地社媒疯传一组照片:
一台新加坡注册的Mini Cooper车主,在柔佛依斯干达公主城四季花园(Taman Nusa Sentral)油站给爱车添加RON95汽油。 但这位仁兄偷添RON95汽油也就罢了,接下来他竟顺势“打包”,把RON95汽油灌入一个目测容量至少超过5公升的大塑料瓶。
由于“打包”汽油的事主开的是普遍被视为豪华小型车的Mini Cooper,不少网民纷纷调侃此人表面阔绰,骨子里却抠门得要命,开得起豪车,却连点油钱都舍不得花。
“喂,买得起Mini Cooper,却负担不起汽油啊?”
“吝啬鬼,把你的Mini Cooper卖掉啦!”
“偷吃也就算了,还要打包。”
但或许大家也可以反向思考一下,人家或许就是够抠门,才能攒钱买Mini Cooper吧?
马国当局展开调查
省钱不一定是坏事,但违反规定,还造成业者困扰就说不过去了。
根据马国媒体报道,柔州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局已就此展开调查,该机构周二(5日)在社媒发布了执法人员到涉事油站查看监控及交易记录的视频,并强调已开档调查。
马国法律规定,RON95只供马国公民添加。
出售RON95汽油给外国注册车辆,触犯法律的油站业者,将面临最高100万令吉罚款(约30万4000新元),再犯可罚款最高300万令吉,或监禁最长三年,或两者兼施。
违法的石油公司初犯罚款不超过200万令吉,再犯罚款最高500万令吉。
无论如何,马国相关法律只罚卖家,不罚买家。
加上两地同级汽油的价格差距是在太大:
马国RON95津贴汽油的价格为每公升2.05令吉(0.62新元),比新加坡RON95汽油的油价(每公升2.88新元)便宜78%。
相信这也是为何部分新加坡车主宁愿冒着可能遭白眼的风险,也坚持要在马国违例添加RON95津贴汽油。
如今,这位“Mini Cooper男”更是吃干抹净,不止“内用”,还要“打包”。
新加坡也有规定遏制国人越堤捡便宜
实际上,为了遏制新加坡车辆刻意到马国“捡便宜”,新加坡当局也设有相关限制:
任何新加坡注册车辆出境时,必须确保油缸至少有四分之三油量,否则将面临最高500新元的罚款或被提控。 车主也将被要求在关卡U转,添油至合格水平后才准许出关。
值得一提是,“Mini Cooper男”如果打算把RON95汽油“打包”回新加坡,也可能被新加坡征收关税。
根据新加坡关税局资料,使用额外容器盛装燃油从国外返回新加坡,必须缴付关税及消费税。
携带RON95汽油入境新加坡的关税税率标准为每10公升6.80新元。 此外,若燃油数量超过10公升,除了缴付关税及消费税,还须出示通过新加坡贸易网(TradeNet)系统申请的许可证。 如果额外携带入境的燃油量超过20公升,除了上述许可证,携带者还须出示由新加坡民防部队颁发的执照。
马国政府近来为了不让外国注册车辆偷添津贴汽油,可谓操碎了心。
马国财政部昨日(5日)表明,确保当地津贴汽油“不落外人田”的新措施将于9月底出炉,届时符合资格的马国人或将使用身份证购买津贴汽油,外国人及不符合津贴资格的马国人则必须以市场价购买各级汽油。
能否一劳永逸防堵漏洞,值得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