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离“日行7000步”门槛不远了 有些人还边健步边“赚阿公的钱”
湿湿碎啦
俗话说,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以后这句话或可改成:
“每日7000步,健康有门路。”
一项最新的研究指出,普通人每日走7000步,就足以减少一定程度的健康风险。
这份研究刊登于《柳叶刀公共卫生》。
过去,“每日一万步”是传统上较广泛流传的说法,但这项研究打破了这个迷思。
促进健康,不必走那么多“冤枉路”,只要7000步就可达到效果。
该研究分析全球16万名成人的健康及活动数据后发现,相对每日只走2000步,每日走7000步的人,以下几项健康风险显著降低:
心血管疾病(降低25%);
癌症(降低6%);
失智症(降低38%);
忧郁症(降低22%)。
心血管疾病(降低25%);
癌症(降低6%);
失智症(降低38%);
忧郁症(降低22%)。
整体而言,日行7000步的人,死亡风险能降低47%。
必须强调的是,最新的7000步门槛,并不意味每日步行超过7000步就会带来伤害。反之,步行带来的好处仍会继续往上叠加,只不过在7000步达到顶峰后,其余步数带来的好处会趋于平缓。
换句话说,多多益善也未尝不可。
新加坡人:湿湿碎啦(粤语:小意思)!
7000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新加坡人而言,这应该不算太难达成的目标。
互联网有段时间曾兴起过一个话题:“新加坡人说的‘近’,并不是真正的近。
上述话题的背景,和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脱不了干系。
由于本地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大部分国人皆以公交通勤,平日步行几分钟转搭地铁巴士早就是日常。
相比那些较依赖私家车通勤的国家,新加坡人对步行距离的耐受性自然更高,所以才会有了这种“我的近距离,是你的远距离”的趣味说法。
这无疑让新加坡“得天独厚”,更有机会达到“每日7000步”的门槛。
根据2017年美国史丹佛大学在权威期刊《自然》刊登的一项研究,新加坡人平均每日行走5674步,在全球排名第九。
新加坡的另一大“优势”,则源自走路已被推广成一项“人人有奖”的活动。
保健促进局2015年开始推出“全国健步大挑战”(National Steps Challenge),参与的国人只要每日维持一定步数,就能在保健促进局的“健康365”(Healthy 365)应用获取“健康积分”,健康积分能用来换取平价超市或Kopitiam食阁等商家的现金礼券。
目前,每日行走步数超过5000步的用户能获得10个健康积分。150个健康积分相当于能换取1新元礼券。
走路还有钱拿,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新加坡人的平均每日步行数字,搞不好有机会进一步攀高。
根据卫生部资料,下载应用注册参加“全国健步大挑战”的国人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8月,已有超过86万人参与。
无论如何,所谓每日7000步能大幅降低健康风险的研究发现,仍须审慎看待。
毕竟,从科学角度来看,本文开头提到的研究中,日行7000步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等健康风险虽具有相关性,却无法做出因果推论。
简单来说,一个人既然能每日行走7000步,体魄应该原本就属相当健康。
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一个人是因为健康才能日行7000步,还是因为日行7000步才健康,是该研究无法百分之百回答的问题。
但专家还是强调,已有许多研究显示,散步有助于改善新陈代谢,使心脏更强健、更高效,同时也能达到减重、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平的功效。
研究也指出,以步数来说,即使无法达到每日7000步,也都应秉持“有好过没有”的原则,例如,每日4000步,至少也能比每日2000步达到更好的健康状态,只要有动起来,就是迈向健康的重要一步。
除此之外,散步也并非唯一能给健康带来好处的体能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引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保健促进局的全国健步大挑战也根据上述世卫组织指引,设定了奖励机制,除了给“勤走路”的国人发放奖励,若参与者每周累积30分钟的中至高强度体力活动,也可获得20个健康积分,同时,每多完成30分钟还能再叠加20分,顶限是每周超过150分钟的100分。
走路、运动,既能获得健康,又有“阿公的钱”拿,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