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开设住家咖啡馆不难 背后那盘账却没那么简单
赚得比去麦当劳兼职还少?
把住家变成餐饮场所,居住赚钱两不误?
这个趋势正如雨后春笋般在新加坡遍地开花。
据《海峡时报》报道,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新加坡已有超过150个位于政府组屋单位内或有地私宅内的居家餐饮生意。
红蚂蚁从居家餐饮平台Acuppa上看到,新加坡目前有247种“口味”可供选择,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不过仔细筛查会发现,当中包含了一些小型实体餐饮店和小贩摊档,并非全是居家餐饮生意。
过去两个月,新加坡主流媒体频繁报道本地的实体餐馆一间间生意撑不下去,反观居家餐饮生意却开了一间又一间,红红火火,价格还比餐馆便宜。这自然引起传统餐馆业者的不满。
去年结束营业的新加坡知名餐馆 Jekyll & Hyde 的老板之一 Chua Ee Chien 在7月15日刊登于亚洲新闻台的一篇评论中指出,新加坡的小型餐馆面临多重限制,例如 Jekyll & Hyde 就曾因突如其来的“餐饮分区限制”而不得不暂停营业一段时间。
Chua Ee Chien 解释说,在新加坡一旦餐饮生意做大或者客人增多时,就会面临阶段式营业执照、安全要求和分区规范的变化与升级。为了符合新的规范和要求,餐馆往往必须暂停营业一段时间来整改。加上黄金地段的月租金约是2万新元,还说涨就涨,生意难免很难维持下去,因此他希望政府能适时出面干预。
反观那些在住家内经营的“私房菜”餐馆,就没有这些诸多限制。
有些位于有地私宅内的“私房菜”每名顾客收费130新元,周一至周五每晚接待30人。一星期进账就是1万9500新元。算下来一整年52个星期的营业额就是101万4000新元。
Chua Ee Chien指出,这些“私房菜”的年营业额明明超过百万新元,却因不是正规餐饮场所而无须支付消费税,也不必申请营业执照或遵守餐饮分区规定,非常不公平。
经营居家餐饮需要什么条件?
能经营一家小小的咖啡馆是很多新加坡人的梦想。
如今这个小小的梦想触手可及能在住家内实现,不少人都跃跃欲试。
新加坡的居家餐饮生意规定也比想象中简单。
组屋或有地私宅住户随时都可以在家经营小型餐饮生意,无须特别申请营业执照,但关键词是“小型”,即不能聘请非住户人员和帮佣来帮忙、不能打扰左邻右舍、也不能对邻居的生活造成任何困扰。一旦有人投诉就必须结束营业。
允许事项
可在家制作饮料、烹煮食物、烘焙糕点,直接售卖给顾客;
可在网上接订单、安排送货或自取;
可使用住家厨房进行这些商业活动。
可在家制作饮料、烹煮食物、烘焙糕点,直接售卖给顾客;
可在网上接订单、安排送货或自取;
可使用住家厨房进行这些商业活动。
不能在住家外或四周张挂招牌、广告或海报招徕生意;
不能在家中使用大型的厨房设备与器材;
不能提供“外烩”(catering)服务,例如接自助餐订单或供应餐食给其他餐馆或小贩摊位;
不能售卖生食海鲜,如生鱼片和生蚝等。
不能在住家外或四周张挂招牌、广告或海报招徕生意;
不能在家中使用大型的厨房设备与器材;
不能提供“外烩”(catering)服务,例如接自助餐订单或供应餐食给其他餐馆或小贩摊位;
不能售卖生食海鲜,如生鱼片和生蚝等。
只要餐饮活动符合新加坡食品局的食品卫生与安全规定以及新加坡民防部队的防火规定,就可以在家里开门营业。
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居家生意平台Acuppa访问了居家餐饮业者后整理出一些经营数据供参考。
首先是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投入额外的时间。
即使咖啡馆只在周末才对外营业12小时(星期六和星期天各经营6小时),背后的时间投入却包括:
研究与改进配方与味道:每周4-6小时 进货与准备食材:每周3-4小时 经营相关网站:每周5-6小时 管理订单和客服:每周2-3小时 行政工作与策划:每周2小时
换句话说,为了在周末营业12小时,就必须每周额外投入16至21小时左右。若想将住家咖啡馆作为一份兼职收入,就得先算一算能否每周挤出这么多额外时间。
“薪情”如何?
一般住家咖啡馆每周末平均能售出30至40杯饮料左右,每杯平均收费6新元的话:
每周末收入:180至240新元 食材一般占55%至60%:103至144新元(高级食材和包装最烧钱) 水电费占5%:9至12新元 净盈利:每周末67至75新元 每月净盈利:252至336新元
这还不包括投资一台好的咖啡冲泡机器的花费,便宜也要数千元,贵的则要数万新元。
乍看之下,在住家开咖啡馆的收入并不是很可持续,赚得甚至比去麦当劳兼职打工的11新元时薪还要低。但若每天经营,并且延长营业时间,同时以较低廉的价格批量购入食材,盈利将能提高。
无论如何,一个人只有一双手。服务一名顾客所需的时间大概是10分钟(点单、准备饮料、收费)。一小时最多只能服务6名顾客。一天经营6小时最多只能服务36名顾客(门庭若市的情况),一个周末理论上最多只能服务72名顾客。
然而,现实中“店长”也需要腾出时间补货、上厕所、吃饭和休息,所以即使生意还可以,一个周末最多也只能卖出30至40杯饮料。
虽然新加坡的居家餐饮市场目前还没饱和,但如果要单靠居家餐饮来“赚大钱”,就不能只是经营咖啡馆卖咖啡或饮料或糕点了,而是必须走“私房菜”路线,才有可能赚得钵满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