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商业建筑的空调温度设定过冷 要凉快又省电调到这个温度就够了

建设局专科学院布莱德校区的升级版“零能耗建筑”一楼办公室,采用的是吊扇和冷气机的混合冷却(Hybrid Cooling)方案。这样一来,即使室外气温高达31摄氏度,室内冷气机温度只需调到26.5摄氏度,吊扇以最低档运转,即可让办公室足够凉爽,让员工得以专心工作。(联合早报)
建设局专科学院布莱德校区的升级版“零能耗建筑”一楼办公室,采用的是吊扇和冷气机的混合冷却(Hybrid Cooling)方案。这样一来,即使室外气温高达31摄氏度,室内冷气机温度只需调到26.5摄氏度,吊扇以最低档运转,即可让办公室足够凉爽,让员工得以专心工作。(联合早报)

设在21至22摄氏度太冷

在四季如夏的新加坡,走在户外常常汗流浃背,一踏入商场却冷气逼人,若碰上下雨天,不穿件外套还真扛不住。

这是因为,新加坡许多商业建筑的空调温度一般设定在21至22摄氏度之间。

红蚂蚁办公室的空调温度更夸张,估计还不到20摄氏度,导致蚂蚁们穿外套成了基本操作,有的还披着毛毯,有些甚至自备脚下取暖器和绒毛拖鞋御寒。

真的不是开玩笑,红蚂蚁办公室就像“冰箱”,同事们都自备毛毯保暖。(红蚂蚁摄)
真的不是开玩笑,红蚂蚁办公室就像“冰箱”,同事们都自备毛毯保暖。(红蚂蚁摄)
防寒神奇:电热脚下取暖器和。(红蚂蚁摄)
防寒神奇:电热脚下取暖器和。(红蚂蚁摄)

和红蚂蚁有同样遭遇的人可不少。

有人说,他曾到访过一些办公室,员工居然穿着冬装外套,仿佛办公室里住着北极熊。

红蚂蚁无数次想:为什么不能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两度?公司不仅可以更省电,大家也会更舒服,何乐而不为?

新加坡绿色建筑理事会也注意到,本地商业建筑的“过度制冷”现象,可能占冷却所需总能量的50%,导致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并加剧对环境的影响。

所谓“过度制冷”,是指空调将室内温度降至超出人体舒适范围的水平。

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城市越热,对降温的需求就越高,而制冷过程又会排放更多温室气体和废热,进一步推高周围环境温度。

新加坡绿色建筑理事会委托义安理工学院的研究,在今年1月至4月对本地各行各业的5000名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从业者展开民调,征求对理想室温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将室内温度设定在24摄氏度或更高。

这项问卷包含五道关于个人空调使用习惯与偏好的选择题,例如受访者习惯设定的温度、以及当环境变得过冷时会如何应对。

这份报告结果旨在为业主、建筑经理和工作场所团队提供有关温度设置的实用见解。

同济医院2022年采取改善能耗举措,包括更换了大厦的冷气。(联合早报)
同济医院2022年采取改善能耗举措,包括更换了大厦的冷气。(联合早报)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7月9日在新加坡—国际绿色建筑会议上,以主宾身份致辞时说,

冷气是建筑里最耗电的设备之一,25摄氏度是广受国际研究认可的舒适温度。当冷气设定在25摄氏度以上,再配合风扇等降温方式,体感温度如同23摄氏度般凉快,而所耗能源也大幅减少。

傅海燕也引用义安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

将办公室的冷气温度从24摄氏度调高至25摄氏度,以一个约3000平方米的办公室为例(相当于30个四房式组屋单位大小),每年可节省大约6400元电费。

研究也显示,

当办公室空调温度从23摄氏度调高至25摄氏度时,每升高一摄氏度可节省高达12%的能源使用,且并未造成使用者舒适度下降。

新加坡在今年5月推出全国“节能25”运动,鼓励人们将住家、办公室和建筑等的冷气温度,定在标准25摄氏度或以上。

根据新加坡绿色建筑理事会会长洪奕龙透露,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占新加坡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而空调则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之一。

除了空调设定温度之外,当局也在寻找其他不牺牲体感舒适的前提下更可持续的降温措施,例如: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