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新加坡年轻人宁将储蓄用来旅游而不是退休,能怪他们吗?

年轻人在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野餐和放风筝。
年轻人在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野餐和放风筝。(联合早报)

“先苦不一定后甜,但先甜它就是先甜”

如果蚁粉问问身边的年轻上班族,每个月把薪水存起来是为了什么,相信有不少人人多半会回答:出国度假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10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5岁至34岁的新加坡人中,有高达94%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至少出国一次。

《海峡时报》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约57%的年轻新加坡全职员工把旅游和休闲视为首要理财目标,这一比例还高于购房(56%)以及退休储蓄(31%)。

蚁粉会对此感到惊讶吗?如果会的话,那可能说明,你真的有点老了

为什么年轻人更愿意为了旅行存钱呢?

1、职场新鲜人更在意事业发展,而非遥远的退休生活

对许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退休离他们至少还有30、40年之久,实在太遥远了。

他们眼前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在工作上站稳脚跟、能不能加薪、升职,而不是几十年后的生活质量。

市场研究机构凯度(Kantar)指出,年轻人不把退休计划列为首要财务目标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这个阶段,“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才是他们最迫切、最现实的追求。

相比之下,退休似乎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2、旅游带来的快乐是即时的,回报“立等可取”

存钱预订一趟旅行,除了给自己一个值得期待的目标日期,届时还可以出国几天或一两周,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获得满足感,让人觉得花钱花得值。 相比之下,退休的回报要等上几十年才能尝到。当满足感遥遥无期时,人们自然容易把它暂时放在一旁,把精力和金钱投入到能立即获得快乐的事物上。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即时回报的吸引力更难以抗拒。尤其是对于刚踏入职场、压力不小的年轻人来说,旅行带来的短期快乐更具诱惑力,也更符合他们“先享受当下”的心态。

澳大利亚郊区北邦迪(North Bondi)。
澳大利亚郊区北邦迪(North Bondi)。(路透社)

3、存钱去旅游的目标更容易、也能更快实现

存2000新元去一趟日本之旅,可能几个月或一年内就能实现,让人充满动力。

相比之下,要存下20万新元的退休金,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达到,这种遥远的目标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在行为金融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目标距离”,目标越近,越容易付诸行动,目标越远,越容易被推迟或忽视。 旅行提供了短期可见的回报和成就感,让年轻人更容易坚持存钱计划。而退休储蓄则像一条漫长而看不见尽头的路,很难推动人们即时行动。 这种心理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把有限的储蓄用于可立即享受的体验,而不是遥远的未来。

4. 更重视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许多年轻人成长在物质不缺乏的环境中,自然不像父母辈那样,只追求物质财富。基本生活需求既然已经满足,他们更渴望体验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旅行便成为实现这一需求的方式之一,通过探索新城市、体验不同文化,年轻人能够暂时逃离日常压力,放松身心,好好充电。

当然,也有人选择瑜伽、普拉提、健身或其他兴趣活动,追求同样的非物质满足。

与此同时,年轻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和效率,更关乎健康、快乐与自我成长。

因此,当面临工作压力与倦怠时,许多年轻人会把旅行视为一种疗愈方式。几天的假期或一次短途旅行,既让他们暂时脱离工作,也能迅速恢复精力,为接下来的生活注入动力。

5、旅行是一种社交资本

旅行就是一种社交资本。旅游时拍下的照片或视频,几分钟内就能收获大量点赞和“好羡慕啊”的评论。相比之下,把退休金存在银行里的那份默默满足,却只能静静地显示在网页上,没人能看到。

旅行本身也是谈资,和朋友聊天时,开口就可能是“接下来去哪玩?”或者“刚刚去了哪里?”

即便不想攀比,也难免被别人的旅游美照吸引,甚至会因此付诸行动,订下机票。

在这个更看重“可见幸福”、而非默默理财的世界里,有钱去旅行最容易成为大家眼中的“亮点”。

台湾花莲的花东纵谷。
台湾花莲的花东纵谷。(海峡时报)

6、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他们更想享受当下

经历过冠病疫情期间各国封锁、旅游业停摆的日子,那些原本买好了机票却无法出国的经历,让年轻人更深刻体会到“能说走就走”有多珍贵。

他们不会再像老一辈那样想着,要攒钱到退休才能旅行,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退休,或者能活到几岁,到时身体是否依然硬朗,还能四处游历,因此更倾向于活在当下,想去旅游就行动。

此外,从踏入社会开始,经济放缓、就业市场变化难测、房价、生活成本不断上涨,一波波挑战从未真正消停,也不知未来何时会好转。

而且通货膨胀蚕食储蓄,即便以为自己已经为退休存够了钱,未来仍可能不够,一切似乎都难以估量。

在这种不确定性下,与其老想着遥远的明天,不如先享受当下的生活。

再加上许多年轻人没有房贷、孩子、甚至赡养父母等经济负担与压力,如果不把钱花在未来,就能有更多资金用于当下的享受与体验。

话虽如此,红蚂蚁并不是鼓励年轻人完全不为退休存钱,只是够理解他们为何会有“先苦不一定后甜,但先甜至少当下甜”的想法。

旅游当然可以去,但不宜把全部资金都投入在旅行上。享受当下和为未来做准备,其实可以并行不悖。理财不是为了压抑当下,而是让你活得更自由、更无忧。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