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今年还未结束餐饮业这些“前浪”就死在沙滩上 “后浪”为何还一直拍过来?

来自美国的Eggslut 2021年进军新加坡市场,位于诗阁广场(Scotts Square)的最后一家分店今年2月28日关闭。
来自美国的Eggslut 2021年进军新加坡市场,位于诗阁广场(Scotts Square)的最后一家分店今年2月28日关闭。(海峡时报)

没被租金吓跑?

新闻媒体到了年底,总会回顾某些课题一整年来的趋势,或盘点在那一年离世的名人、明星等等。

所以,2025年还剩下两个月多一点点,就看到《商业时报》列出已经在今年结业的餐饮业者,倒令红蚂蚁有点意外了。

但换个角度来看,也许《商业时报》想表达的是:短短的10个月里,这些业者都举白旗投降了,可见新加坡餐饮业竞争有多激烈。

毕竟,这些餐饮业者当中,包括几个响当当的名字:

  • 国际连锁品牌:来自美国的Eggslut、在新加坡经营了20年的Manhattan Fish Market

  • 本地老字号:拥有86年历史的家嫂鱼头米粉,以及从1960年经营至今、位于惹兰勿刹一带的大幸运山瑞汤

  • 其他国际与本地品牌:山头火北海道拉面、烘焙店Flor Patisserie、获得米其林一星、位于牛车水德霖路(Teck Lim Road)的欧洲餐馆Poise

大幸运山瑞汤自今年8月已经成为绝响。
大幸运山瑞汤自今年8月已经成为绝响。(新明日报)

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投入餐饮业的业者,还是大有人在。

他们倒不是新加坡人爱用福建话说的“唔知死”,有的充分利用自身的卖点,也有一些找到了独特优势,准备在餐饮业闯出一片天。

瞄准顾客需求

合乐虾面东主洪俊辰(音译,Hong Junchen)原本经营海鲜批发生意,却因为察觉商机而决定跨界发展:他的批发公司从日本进口的一种虾,味道比新加坡市面上的虾更鲜甜浓郁,却还没在新加坡面市。

“我们发现批发业和餐饮业存在着共生关系,并努力维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于是,合乐虾面今年8月在合乐路开始营业,挺过了生意较淡的第一个月后,已渐渐上了轨道。

合乐虾面东主指出,选择售卖虾面是因应市场需求。
合乐虾面东主指出,选择售卖虾面是因应市场需求。(取自合乐脸书)

洪俊辰的批发生意所引进的各类海鲜,其实还允许他售卖西班牙海鲜饭(paella)或寿司,但他认为,在生活成本上涨、消费者减少消费的大环境下,本地市场所需要的是更平民化的选择。

“(作为消费者,)我们怎么应对?我们去新山(消费),或者减少开销,在家下厨,或者多用邻里购物券。虾面在本地市场更受欢迎,我们不需要另一个‘atas’(高档)的餐饮概念。”

另一方面,Oh Wunder咖啡座的业主也是在看到开设实体咖啡座的潜力后,才决定从居家生意转型,在2024年6月开设第一家咖啡座,今年8月在百胜楼开设另一家。

Oh Wunder成立于2020年冠病疫情期间,但随着疫情消退,顾客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业主们便萌生开设咖啡座的念头。联合创办人Dale Thia告诉亚洲新闻台:

“我们观察到,人们更希望与朋友见面聚首,不只是上网订购一份礼物,送到他们家而已。”

新业者该注意什么?

官方对餐饮业的评价却似乎没那么乐观:金融管理局早前表示,餐饮业三年来都在走下坡,贸工部也基于新加坡人倾向在国外消费,预测餐饮业增长疲弱。

即便如此,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数据仍显示,截至10月1日,今年新登记的餐饮业者达到3102家,比关闭的2286家多出超过816家。

业者的乐观情绪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新加坡理工学院商学院讲师Ernest Tan指出,餐饮业门槛相对较低,加上餐饮在新加坡向来都有需求,因此带着新概念的业者都会跃跃欲试。

受访业者认为,租金虽会带来挑战,却可以设法规避风险。
受访业者认为,租金虽会带来挑战,却可以设法规避风险。(海峡时报)

经常为人诟病的租金虽然会给业者带来挑战,也似乎没有构成太大的阻碍。

沙拉连锁店Supergreen业主李少荣(音译,Lee Shao Rong)认为,租金只是经营生意的一部分。

“我们选定的地点,除了租金必须合理,人流量也要充足,要有我们锁定的顾客群。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会为了扩充而扩充,每个分店都必须盈利。”

洪俊辰和他的团队因租金高企,决定关闭位于滨海盛景(Marina One)的第一家餐馆,但也计划推出只做外卖的便当生意。

“这能让我们规避租金的问题,通过中央厨房支援全岛各地的分店,不被一个高租金的地点套牢。”

最后,有意进军餐饮业的蚁粉,不妨注意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的业者所提出的建议:

  • 尽管竞争激烈,餐饮业还是有增长的机会,关键是要能够随时调整策略

  • 必须不断重新检讨商业策略,即便是在生意好的时候

  • 避免与大品牌直接竞争,与顾客建立关系,打造忠实的顾客群

  • 切忌自满,以免失去警觉性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