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有多高? 高到回收冰箱里还藏着腐烂食物
你有回收电子垃圾的习惯吗?
今天10月14日是国际电子垃圾日。
新加坡从2021年7月起,实施制造商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制度,大型电子产品制造商和进口商须出资,由政府委托的欧绿保集团(Alba Group,简称Alba)妥善回收与处置电子垃圾。
欧绿保这些年在全岛多处商店、商场、学校和超市等,设870个电子垃圾回收箱,今年起还推出免费上门回收服务。
过去4年来,欧绿保已回收超过3万4000公吨的电子垃圾,单是今年就收得近1万公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0%。
所以,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真的提升了吗?
或许未必。电子垃圾桶的普及、加上大型家电上门回收服务,以及气候优惠券推动的“买新丢旧”效应,让欧绿保的电子垃圾处理量显著增加。
以冰箱为例,从2023年至2024年,公司平均每月处理约38公吨,而本财年至今的月均已达121公吨,仅9月这一个月份就冲上212公吨,预计还会持续攀升。
不过,在这些被回收的冰箱中,每10台就有五、六台仍留有腐烂或剩余的食物。
说穿了,这更像是一场“丢旧冰箱行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回收”。
另外,电子垃圾中混有许多其他非电子垃圾,如铝罐、塑料瓶,甚至是树叶。
一项2018年的研究发现,新加坡每年产生超过6万公吨电子垃圾,但其中只有6%被回收利用。
其中原因不难想象,如果最基本的将厨余与“金属、塑料、纸张、玻璃”分类推行了这么多年都还没普及,还要国人做好涉及更多技术知识与判断标准的电子垃圾分类,那当然要多点时间。
懂得区分电子垃圾的人应该不多?
对多数人来说,电子垃圾就是废弃的电子产品,如烤箱、吸尘机、电风扇、吹风筒、电饭煲、搅拌机、数码手表、咖啡机、电热水壶、电动按摩器、条形音响、相机、香薰机、电动牙刷和游戏机等。
这些物品都含有电路板或金属零件,理所当然让人以为属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电子垃圾,丢进电子垃圾桶也似乎顺理成章。
没错,上述产品确实是电子垃圾的一种,目前它们并不在新加坡的强制回收范围内。换句话说,它们不属于“受管制电子垃圾”,因此不能投入最普及的欧绿保电子垃圾回收箱。
根据《可持续资源法令》(Resource Sustainability Act),国家环境局(NEA)所列的“受管制电子垃圾”包括:资讯与通信产品(如电脑、笔电、打印机、显示器、平板)、大型家用电器、电动代步工具、各类电池及照明用品等。欧绿保负责回收。
深入阅读
为什么要区分“受管制电子垃圾”和“不受管制电子垃圾”?
蚁粉可能会想:为什么要把电子垃圾区分“受管制”和“不受管制”?搞到这么复杂,让人难以分辨?
其实不难理解。新加坡在制定《可持续资源法令》时,优先将资源集中在体积较大、含有有害物质或金属含量高的电子产品上。
这类电子产品(尤其含锂离子电池的物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火灾、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此外,电子垃圾里也有金属和其他材料,可以回收再用,或转换成新产品,回收后可减少对地球原始金属资源的开采,因此回收价值较高,所以优先纳入管制范围。
相比之下,小型或混合材质复杂的电子产品回收成本高、价值低,暂时未列入强制回收范围。如果将所有电子产品都纳入管制,回收成本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新加坡仍在逐步扩展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能力,因此法规采取分阶段纳入的策略,以平衡可行性与环保效果。
深入阅读
这么多种电子垃圾回收桶,着实令人傻傻分不清楚
欧绿保的“受管制电子垃圾”电子回收桶就分为好几种:
1、三合一桶(资讯与通信产品、各类电池及照明用品)
2、只收各类电池及照明用品的桶
3、只收各类电池的桶
值得一提的是,欧绿保虽然只负责受管制电子垃圾,但收到“非受管制电子垃圾”或其他非电子垃圾,还是会尽可能妥善处理。
不过,为了不增加他们的处理负担,大家还是尽量不要随意丢弃哦。
那么,该怎么回收“非管制电子垃圾”呢?
小型的电子产品如游戏机、键盘鼠标、遥控器、电话、计算器、钟表、闭路电视、电源、线缆、充电器、耳机、相机、投影仪、家庭音响、电饭煲、电热水壶、吹风机、空气炸锅、风扇、吸尘器以及小型医疗设备等都可以丢进以下的电子垃圾桶。
但请大家记住,非受管制电子垃圾桶里,不能丢入受管制电子垃圾。
1、电子垃圾回收业者Metalo International和蚬壳公司(Shell)合作,放在全岛24个油站的电子垃圾桶
2、电子垃圾回收业KGS的回收桶和自提柜
一些人可能不清楚电子垃圾收集站的具体位置,为方便公众,该公司也让推出新服务,让公众把电子垃圾装进邮袋,再投入住家附近的百宝柜(Pick Network)自提柜,由KGS回收处理。
3、电子废品再循环公司Virogreen和SG E-Waste Recycle合作的电子垃圾桶
另外,也可以卖给回收旧货废品的“加龙古尼”。
要让公众清楚分辨不同回收桶的用途,并亲自将电子垃圾送到正确的回收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未来能有更完善的机制,让公众只需将所有电子垃圾投入回收箱,后端系统便能自动分流处理受管制与不受管制的废弃物。那将是推动电子垃圾循环利用的重要一步。